“人屹立在塵土中,邁進這片土地。”是羅譽的原話,最初看到這句話時,它讓我想起關于印第安人購買土地的故事——那位男子筋疲力盡地奔跑,以此圈畫出他能獲得的最大土地范圍,而最終,他真正需要的不過是埋葬自己身軀的一片土地罷了。所以,人究竟需要多大的土地?當人們在討論這一議題時,實際上觸及的是人與土地之間深刻而復雜的關系,這不僅僅是對生存空間的衡量,更是對人類本身以及社會發(fā)展路徑的追問。
在羅譽獨特的繪畫語言中,人作為永恒的母題被展現(xiàn)在畫面之上。他的繪畫不僅是對具象與抽象邊界的大膽探索,還深刻揭示了人在時代環(huán)境下的情感狀態(tài)與生存境遇。通過纖細而尖銳的筆觸,他將人物的形態(tài)、表情乃至心理狀態(tài)一一解構(gòu)重組,將人拉回人本身最日常化的視覺層面,形成了一幅幅具有視覺沖擊力又富含情感的畫作。
此次展覽呈現(xiàn)了羅譽近年來最具有代表性的個體、群體兩個系列的作品。在個體系列作品中,人物的形態(tài)被放大、被物化,通過這些個體人物的狀態(tài),我們得以窺見社會在個體身上留存的印記,感受到個體情感在畫布上自由流淌。而在群體系列作品中,某種共通的狀態(tài)被集中呈現(xiàn),猙獰與平靜、痛苦與驚愕交織成一幅復雜的社會景觀,這既是時代面孔的鏡像,又是內(nèi)在情緒的物化表達。
羅譽的繪畫藝術(shù),是對“有意味的形式”的極致追求。他摒棄了傳統(tǒng)透視學的束縛,以平面化、銳度化的人體形態(tài),接續(xù)了當下人們豐富的情感與意志。在他筆下,人像超越了簡單的視覺符號范疇,成為了一種思想的載體,一種情感的共鳴。正如他所展現(xiàn)的那樣,他的作品如同一面鏡子,觀照著每一個人。
—— 姜蘇倩
羅譽
地
120×150cm
油畫 布面
2024
羅譽
塵土中的人2
120×120cm
油畫 布面
2024
羅譽
塵土中的人1
20×20cm
油畫 布面
2024
羅譽
yang
40×40cm
油畫 布面
2024
羅譽
楊II
40×40cm
油畫 布面
2024
羅譽
佚名2
40×50cm
油畫 布面
2024